本网讯(通讯员 贾丰成)7月8日至10日,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大赛“芸生-岛津杯”华中赛区竞赛在合肥安徽大学落幕。本次竞赛吸引华中地区80所高校的227支代表队同场竞技。经过初赛网评与现场决赛激烈角逐,我校选派的三支队伍皆获一等奖,共斩获赛区一等奖3项,获奖成绩高居湖北高校之首。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学科竞赛。大赛在2023年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属该榜单中化学学科唯一的A类赛事,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高校化学类学科竞赛。大赛旨在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大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与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该赛事要求参赛队伍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设计并完成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化学实验项目,充分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大赛分有赛区竞赛和全国总竞赛,设有论文、实验视频初赛评审,现场答辩复赛评审等环节。竞赛内容分为新创实验、改进实验、科普实验和数智化实验四个赛道,每个学校每个赛道限选1支队伍参赛。自比赛2024年12月启动以来,我校草榴社区
和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面向全校相关草榴社区
进行选拔,遴选出了3支队伍报名参赛。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华中地区80所高校的227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经过校赛、地区赛、全国总决赛的层层选拔,共有109支队伍入围复赛。华中赛区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34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68项。
经过激烈的角逐,由贾丰成、王刚老师指导的2022级应用化学专业郑子侠、李菲、段辉琴三位同学的作品“串联SNAr/Aldol缩合构建季碳稠合吲哚啉”斩获“新创实验”赛道华中赛区一等奖。该团队设计了一条绿色反应路径,以3-甲基-2-吲哚酮和2-氯-5-硝基苯乙酮为底物,通过串联SNAr和Aldol缩合,发展出碱促进的高效构建季碳稠合吲哚啉的新方法。此外,团队还根据不同专业学情,将实验设置为基础版、进阶版和高阶版,实现对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梯度化、层次化培养,且通过可重复性考察验证了实验适用于本科教学。2022级应化专业学生熊润、李垚垚、张航旖的作品“基于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实验的改进与拓展”在赵慧平老师的指导下也斩获“改进实验”赛道华中赛区一等奖。该团队基于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实验进行改进与拓展,对传统实验装置进行了全面改进,有效解决了传统实验中存在的分馏效应,冷凝干扰与取样干扰等问题,同时,引入浊点滴定法与理论模拟法,实现了三组分液液平衡相图内容的拓展和数字化理论模拟程序的结合,项目改进结果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相图理论的基本原理,同时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动手能力。游峰、贾丰成、吴艳光老师指导的贺平、黄依芸、夏慧颖、彭馨博、陈欣妍等的作品“红外光谱及其化学数字化分析实验用于未知小分子化学结构的剖析及教学实践”获得华中赛区一等奖。该项目该团队通过红外及质谱数据,结合DX-Echo模型,完成了对未知物的结构解析,对官能团进行了精确定位,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数字化技术辅助完成结构解析,提高了未知物检测的精确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从“谱”到“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方法,犹如“开盲盒”,猜谜一般的学习过程也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风起于青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赛事承办单位草榴社区
在创新创业工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多年来的深厚积淀与持续努力。草榴社区
通过构建“理论奠基-实践强化-创新引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瞄准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近年来在生命科学竞赛、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等学校一流建设学科学生赛事中屡创佳绩。下一步,草榴社区
将继续积极探索学术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协同提升的新路径,着力促进科研成果向本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育拔尖创新型人才注入持续动力。(审稿 余军霞)